掏耳勺,是指一种用来清理耳部异物的小型工具。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耳部清理,当时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羽毛或竹子等物品制成的小棒子,插入耳朵中,慢慢地清理耳内异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清理方法也逐渐得到改良,在古代,掏耳勺多采用铜、银、金、玉等贵重材料制成,有着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一些掏耳勺甚至点缀着珍珠、宝石等。
到了宋代,掏耳勺的材料更加丰富。有铜器、铁器及竹、木等材质。太和正音谱上也写道:耳殷,以铁为之。说明了铁掏耳勺在当时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到了明清时期,掏耳勺的形状多样,颜色五彩缤纷。掏耳勺的形状有青蛙、竹叶、荷花、蝴蝶、老鼠等等各种形象,寓意吉祥如意、健康长寿。此时,用竹子掏耳还被当做一个传统文化活动,把一根竹子卷成长长的耳棒,在耳朵内清理一下,既能达到清洁,又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1、4岁小孩子能掏耳屎吗生活中,有些家长比较注意干净和卫生,看到宝宝耳朵里有耳屎,就会动手去掏,可是家长们应该不知道这样给宝宝掏耳朵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宝宝耳朵不能随便掏小孩由于自己没有掏耳朵的习惯,很多家长都乐意“帮助”孩子。由于孩子的外耳道皮肤更加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并且家长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力度,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2、掏耳勺掏耳朵安全吗?卖掏耳勺网上好多假货,电话拉黑,投诉无门,留手机号的。我买的武汉市洪山区李平发的。在百度上有广告。用一次性棉签药店就有卖消毒的话用棉签蘸稀释过的医用酒精擦拭外耳。不要随便掏耳朵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一些诸如火柴棒、小发夹之类的东西掏耳屎,并说为了舒服。其实,这样做害处很多,轻则导致耳道发炎,重则能使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原来,我们人体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耳屎,医学上叫盯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耵聍过多却会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有时还会刺激外耳道,使耳道发痒,所以,耳屎过多就应把它掏出来。但是,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